藏宝馆家 | 东汉青铜羊灯

2020-05-26 忠州 忠州博物馆

 羊灯,作为古代照明用具,是行灯的一种,因取形卧羊而得名。由于"羊"为古代六畜之一,象征家畜繁衍兴旺,同时与"祥"通用,寓意吉祥美好,这类灯在汉代很受重视。李尤《金羊灯铭》赞之为:金羊载耀,作明以续。


  

 此件羊灯出土于忠县㽏井遗址,整体卧羊形,羊首高昂,目视前方。羊角大而盘卷,曲成环状紧贴面颊,额下胡须自下额垂至颈部。身躯肥圆。四肢健壮,前腿后跪,后腿前屈,臀部肥硕,短尾。羊的背部和身躯分铸为两部分,羊躯内空,可储放燃油。羊脖后铸有活钮,臀后铸有提钮,羊背可以活动自如地翻开平放在羊头上,成为半圆形内凹的灯盘,盘心短锥用来挂置灯捻。灯盘在靠活钮端设有小流嘴,熄灭时,只需扣合灯盘,灯火就会自动熄灭,残烟由此封闭,避免呛人,方便小巧,而剩余的灯油顺沿小流嘴流入腹腔内,羊背部与腹部相扣合,恢复为完整跪羊状。美观精巧、稳重古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羊的温顺之性与安详之态,十分惹人喜爱。

汉代是古代灯具发展的一个高潮繁荣时期,以铜羊灯为代表的动物造型灯充分利用动物的形体特征进行巧妙设计,栩栩如生、巧夺天工,既是一件实用性的生活用具,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这件羊灯的出现,正是汉代时期忠县地区富庶生活的写实,也是融于中原文化的体现。





图文供稿:明建

编辑排版:忠州博物馆宣教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