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惊蛰

2022-03-05   忠州博物馆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故名:惊蛰。





图片

惊蛰|诗词


古人们逢节日必赋诗,惊蛰来临时,他们又有怎样的体会呢?

闻雷

【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白居易的这首诗正好写出了惊蛰节气的特点: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蛇虫惊而出走,万物复苏,草木生长,到处生机盎然。却在此诗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在人生失意之时的惆怅心境。

惊蛰二月节

【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既是写惊蛰,又怎能少得了白居易的好朋友元稹呢?刚到惊蛰,韶光显现,弥漫大地。看那桃花,就像蜀锦,多姿多彩,绚丽绽放。天空翱翔的老鹰,知趣地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树梢上飞来的春鸠。人们为了生计,走进田间地头耕种,处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市饮》

【南宋】陆游 

学道无多事,消阴服众魔。

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大勇收全胜,灵襟袭太和。

何妨会稽市,取酒独酣歌。

“市饮”之意就是在市井中饮酒。当时作者隐居山阴,人在田园,心中依然牵挂家国安宁,“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听到前方有胜仗,诗人无比欣慰,恰逢二十四节气的惊蛰,这个消息犹如一声春雷,打破了往日死寂的冬日,故作此诗。

惊蛰是惆怅的,因为思念远方的故友。

惊蛰是欢愉的,大地春回,百花齐放,风光正美。

惊蛰是忙碌的,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

在你的心中,惊蛰是怎样的呢?








图文供稿、编辑排版:张芯颖



分享到: